特别推荐列表
APP介绍
苹果版玩家
眼下,长江三峡两岸层林尽染、色彩斑斓,透过冬日的阳光,绘出一幅“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和谐画卷。近年来,湖北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稳步实施,为这里筑起一道美丽的生态屏障。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湖北坚持系统思维,围绕“保障一江清水东流”目标,统筹兼顾“治水、护岸、修山、良田、绿城、保林”,探索出一条全流域、全方位、全过程生态综合治理的“三峡路径”,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方位发力 推动全域治理湖北长江三峡地区是国家水土保持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2018年12月,湖北省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将恩施巴东县、宜昌市、荆州松滋市作为长江三峡地区一个整体,成功申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这也是湖北省首个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山水工程”。空间布局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系统实施的重要环节。工程以长江干流为轴,按照“一江、两廊、三区、多源”的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依托长江干流及黄柏河、联棚河、清江、金湖等重点流域,划定生态保护修复片区。以片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布设流域水环境保护治理、矿山生态修复、土地综合整治等63个工程项目建设。试点改变过去单一治山、单一治水的传统模式,统筹自然生态各要素,打通山上山下、地上地下、流域的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体化治理。省级层面建立由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担任总召集人,以省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和试点市县人民政府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综合信息平台,高效统筹任务分发、落实、督办,形成“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格局。聚合各地、各行业部门力量“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经过近5年的建设,工程试点项目全部完工,国家下达的24项绩效指标按期完成,已通过省级整体验收。治水逐绿 擦亮生态底色夕阳下的金湖,宛如一只灵动的金鱼跳跃在湖畔林间。宜昌市枝江金湖与长江互连互通,是鄂西地区最大的天然通江湖泊,也是重要的过水性湖泊,对长江的水量补给和水质净化起着重要作用,其生态环境状况直接关系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自2019年以来,金湖湿地采取“水生植被重建净化水质”技术,每年播撒轮叶黑藻、苦草、金鱼藻等乡土沉水植物,通过“控水、控鱼、控外来物种”和精细化管理等多项举措,重建湖泊水体水生植被群落,恢复金湖“水下森林”。2023年10月,作为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中的子项目,金湖湿地生态修复项目获评全国“山水工程”首批优秀典型案例。通过施行截污、控污、治污和水生植被恢复,一批湿地保护修复“样板项目”浮出水面。直面黄柏河流域严峻生态形势,宜昌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流域综合执法体制,成立宜昌市河流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局,设立宜昌市流域水生态保护综合执法支队。荆州松滋市小南海生态涵养区以截断外源、取缔点源、治理内源、防治面源、补充水源的思路,实施退渔还湖、清水养殖、河湖连通等工程,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水体系。试点地区合力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实施工业、生活、农业、航运污染“四源齐控”。据了解,工程总体完成水土流失防治面积402.77平方公里,腾退修复长江岸线99.58公里,治理库区消落带439.1公顷;以枝江金湖、沮漳河流域季家湖、宜都廖家湖等湖泊为重点,恢复湿地面积2095.88公顷。融合发展 经济绿色转型长江宜昌段水质明显改善,引来对水质极为挑剔的“微笑天使”江豚频频现身。5年前,这样的景致却并不多见。那时,长江宜昌段200多公里岸线上,化工企业成群排布,一度陷入“化工围江”的困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宜昌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与决心,在全国率先开展长江岸线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强力推进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及转型升级。如今,宜昌精细化工占化工产业比重由整治前的18.6%提升至目前的40%以上。在国内首创船舶污染物协同治理信息系统“净小宜”,在长江流域率先实现港口岸电全覆盖。建立园区磷石膏生态堆存和综合利用长效机制,磷石膏制品在建筑、道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园林绿化工程、河道治理及政府投资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一步步打通。在宜昌,秭归县发挥脐橙产业优势,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富民强县产业;夷陵区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模式,以高标准农田振兴美丽产业,以富美花田妆点美丽乡村。生态治理的红利持续释放。长江干流巴东段,江面开阔,薄雾掠过山城,巴东县城正在成长为长江岸边最美县城。美景吸引游客,游客带动旅游,旅游带动消费,今年夏季以来,巴东共接待游客555.14万人,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5.47亿元。11月19日在此举行的守望长江超级马拉松,为巴东文体旅融合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一池清水碧连天,巴山楚水展新颜。湖北三峡地区持续推进全域生态修复治理,实现绿色崛起,奋力书写美丽中国新篇章。
日志v11版
- 山西省晋城市,民众在参观喜镇苏庄。喜镇苏庄景区将“喜”文化融入到古村,把婚庆礼仪与古村落建筑、历史文化相结合。中新社记者 张云 摄
- 东梁庄村和石板坪村地质生态修复治理只是阳泉市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的缩影。阳泉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中心主任乔利军表示,阳泉市承担着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地区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作,全市共计修复矿山数量417个,修复总面积20698.99亩,涉及城区、矿区、郊区、盂县、平定县,共形成23个治理项目区。
- 今天,新一代国产CPU——龙芯3A6000在北京发布,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CPU在自主可控程度和产品性能方面达到新高度。
- 4.比如,那些让中美网友都津津乐道的关于两国民间交往的故事。中国工人筚路蓝缕修建太平洋铁路、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中国军民奋勇救助美国飞行员、中美“乒乓外交”、美国民众为大熊猫送行……旧金山之行期间,习近平主席讲起这些故事。
- 中新社记者:在台湾,文化中传统与多元的关系,您认为如何互动才是比较好的状态?
升级版客户端
该书上册收录了《咏鹅》《静夜思》《冬爷爷》《对韵歌》等多首古诗、童谣。其中,《小妹别生气》出现在书本的第40页,相应的插画描绘着小姑娘盘腿坐地叉手生气,一旁的小男孩乐得手舞足蹈的场景。国际罕见病联盟秘书长杨佩蓉接受采访时认为,复旦版医院排行榜探索将医院诊疗罕见病的综合能力列入评估标准,是个非常大胆和有意义的尝试,对推动中国罕见病和精准医学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她说,国际上对罕见病的重视程度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研水平和人文关怀密切相关。欧美国家、日本、澳大利亚都十分重视该疾病,并立法给予罕见病研究以支持。她说,好的医院处理疑难杂症的能力就强,诊疗罕见病的能力不仅体现传统学科的实力,而且反映了医院的科研能力和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攻关能力。资料图片:9月12日,在山东港口烟台港汽车码头,大批出口商品车等待装船发运。
点击查看全文
ぷ宅腐dé萌榊:
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美国国务院一名高官27日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本周再次前往中东,期间会分别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晤。CBS称,这将是布林肯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的第三次中东之行。
歌浅婼离:
top5、在以色列释放的39人中,最受关注的是38岁的贾比斯,她于2015年被控以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以色列军警,被判11年徒刑。BBC指出,贾比斯是否蓄意发动袭击仍存在争议。她的汽车当时在约旦河西岸的以军检查站附近抛锚起火,以色列当局称,她的车上装有瓦斯罐,准备进行自杀式攻击;而阿拉伯语媒体报道称,贾比斯的汽车仅是因故障起火。
山河不入梦:
top8、开幕前一天的欢迎晚宴上,青岛啤酒作为链博会晚宴“迎宾酒”,用中国味道宴请世界各地宾朋,开启了链博会盛会序幕。
一生莫轻舞:
后天,内蒙古东北部、新疆北疆北部和南疆盆地、西藏北部、青海南部和西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湖北西南部、湖南南部和西部、江西南部、福建大部、四川盆地中东部、重庆、贵州北部、云南南部、广西西南部和东北部、广东北部、海南岛、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
ンmEi農民、吃妳啊゜:
top6、该项目自2014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历时9年架设了34座桥梁,建成了20座隧道,桥隧占比达73.4%,先后攻克了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及高海拔长大隧道、大坡道长轨运输和推送等技术难关,修建的虎跳峡金沙江铁路大桥创造了3项世界纪录。
田螺姑娘:
top9、昊源化工控制中心。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莱赛尔纤维,俗称天丝,是一种高端纺织材料,其纺丝溶剂就是氮甲基氧化吗啉。我们2018年开始研发,不但工艺路线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产品质量也超越了国外同类企业。”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总经理助理吴珍汉说。锂电池隔膜核心技术的“掌舵者”从新能源汽车到储能产业,锂电池如今应用范围很广,而电池中的隔膜,既能把正负极分开防止短路,也能让锂离子自由通过,保障电池正常工作,重要意义不言而喻。2008年从做包装材料起步,位于阜阳界首市的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凭着锂电池隔膜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成功摘取了全国创业大赛奖项,并跻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隔膜的厚度直接影响电池的续航里程、安全性等,要让隔膜变得更薄,需要特殊的拉伸工艺,我们公司的高功率、高密度三层共挤锂电池隔膜关键技术,就填补了国内空白。”界首市天鸿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汪洋说。目前,市场上干法隔膜产品厚度大都在12微米到14微米左右,而天鸿新材料的研发团队正在进行创新,让隔膜厚度从9微米降到8微米,一旦成功,将再度实现该领域的重大突破,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除锂电池隔膜领域阜阳企业领先外,在钠离子电池领域,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也一跃成为该领域的一匹“黑马”。近年来,阜阳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目前已拥有全球首条1GWh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线,可破解锂电池长期以来面临的资源与技术“卡脖子”问题。